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大力发展张家口市影视产业的建议

信息来源:张家口政协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4日

 

民盟市委

 

影视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自然人文资源,按照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思路,坚持以发展军事影视题材为主要内容,打造清河影视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影视产业,实现了影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新格局。

一、张家口市影视产业发展现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影视产业,2020年以来,印发了《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成立了张家口市影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影视产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影视产业影响力不断增强。仅2020年,在清河影视基地共拍摄影视剧8部,签约3部,特别是《塞上风云记》在央视热播,《大决战》《长津湖》等影视剧正在我市热拍,军事影视题材峰会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张家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影视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目前,全市有影视企业15家,拍摄基地4家,纪录片基地1家,其中,清河影视拍摄基地被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授予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中国军事影视城称号,探索之光纪录片制作基地正积极争取国家广电总局支持,申请中国(张家口)纪录片制作基地中国(张家口)纪录片人之家称号,影视产业基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张家口市影视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一)影视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各县区对发展影视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发展影视产业的一盘棋思想,以及工作推进的强大合力还没有形成。

(二)影视作品创作力度不大。影视作品原创力度不够,创作队伍人员少、水平低,类似《塞上风云记》这样的头部影视作品产量仍然较少。

(三)影视产业链条延伸不长。我市影视产业布局仍局限在基地建设、作品生产等小影视范围,在后期制作、交易发行、影视旅游等影视+”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高端影视人才力量不足。我市缺少影视产业研究、后期制作、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对人才引进、激励的吸附力不够,高端人才在我市来往的多、留住的少,缺乏影视交流平台和文化氛围。

三、张家口市影视产业发展建议

(一)高度重视,强化规划政策引领。一是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影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推动各县区成立组织机构,形成市级统筹、县区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全市影视拍摄资源库,实现全域外景拍摄地标准化对接、统一化管理。二是制定影视产业发展规划。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高标准编制全市和相关县区十四五时期影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年度任务和责任分工,统筹推进全域影视产业发展。三是完善影视产业政策体系。用足用好《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研究制定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支持县区重点影视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健全影视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二)加大力度,繁荣影视创作制作。一是筹建剧本创作中心。坚持以加强原创能力建设为引领,以打造精品力作为导向,建立张家口市剧本创作中心,鼓励优秀编剧人才来张创作,实现影视创作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二是打造多样化影视创作生产格局。影视制作以5G技术为核心,重点扶持一批凸显张家口特色的军事题材、革命题材等历史文化作品,打造一批反映首都两区建设、冬奥会筹办、脱贫攻坚等全市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现代影视作品,逐步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影视创作生产格局。三是搭建影视创作生产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张家口影视产业协会作用,引进各类影视服务机构,形成高质量服务集成,着力打造集影视会展、作品洽谈、中介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影视交流平台。

(三)拓展路径,推动影视+”融合发展。一是探索影视+旅游发展模式。坚持延伸产业链条和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配套设施及服务。以清河影视基地为试点,对周边村落进行综合改造,打造影视+旅居+康养产业带,吸引更多剧组和游客来张拍摄旅游。加强景区、景点与影视拍摄剧组业务合作,打造一批全域影视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影视与旅游共建共赢。二是大力发展影视+演艺产业。以万里长城、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等为底色,利用VR/AR/MR等数字技术,发展集娱乐性、教育性、知识性与交互性为一体的演艺产业。

(四)多措并举,搭建人才支撑体系。一是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制定影视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在影视策划、创意、制作等方面培育、引进一批业内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影视院校交流合作,鼓励市内高校增设影视类专业。二是加强群众演员基础力量建设。建立群众演员管理服务模式,针对拍摄需求不断完善精准服务。建立群众演员工会和信息库,为拍摄剧组协调提供群众演员。定期免费开展影视表演专业培训,提高群演综合水平,形成稳定的群演储备。三是构建影视人才孵化平台。不断完善与影视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影视人才培养、引进与管理政策,搭建人才孵化平台,探索团建研学影视新业态,吸引京津冀乃至全国中小学生和企业团队到我市开展影视研学和团建活动,持续提升我市影视人才孵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