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公共直饮水设施的建议
王春明
直饮水,一般指无污染、符合人体需要(含有益矿质元素),pH值呈弱碱性的可直接饮用的水。直饮水与普通饮用水相比有三个特点:一是外观上比普通饮用水更清澈,口感更好;二是矿物元素更为丰富,能够提供更多人体所需要的元素;三是经济成本要低于普通饮用水,直饮水机能够循环使用,其整体经济成本较低,长期饮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间接减少人们的医疗开支。近年来,在公共场所安装直饮水设施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我国上海、深圳、厦门、宁波等一些大中城市和旅游城市也陆续在火车站、汽车站、景区、商业街区等人流量大的繁华地段建立了直饮水设施,极大方便了居民和游客的饮水需要,节省了人们的出行开支,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生活垃圾也大有益处。为提高城市文明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议在我市普及公共直饮水设施。具体做法是借鉴国际和我国先行城市经验,在车站等交通场所、公园、旅游景区、政府对外服务窗口、学校等具备条件的市区公共场所开展试点。为保证饮水安全,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保洁措施,定期清洗设备外观,及时更换滤芯等耗材,还要定期对公共直饮水的水质进行抽检,管理部门要定期送检水样,确保直饮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同时,建设城市公共直饮水设施要因地制宜,我市地处北方,冬季易冻,除了露天公共区域,直饮水设施可选择设立在商场大厅、公园公共洗手间、快餐店等处,由政府部门统一制作引导提示标志。除了夏季提供冷水外,冬季还要提供热水,加热直饮水经费可从机身广告、商家认领、政府补贴等方面筹集。最后,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公共直饮水机设施维修率高、直饮水被他用的情况,可以借鉴公共自行车点的电子监控设施经验,并因地制宜,由专人或场地保安、公厕管理员、快餐店服务员兼职进行公共直饮水机的管理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