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44号提案
许要武 王 平
张家口坝上地区位于蒙古高原东南侧,是国内少有的优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区,属于太阳能辐射Ⅱ类区域,风能与太阳能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极强的互补性。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集群发展,目前,我们正在抢抓张家口市建设“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特区”的机遇,打造示范核心区。以张北县为例,风能资源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在2400小时以上,可开发规模达500万千瓦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是河北省太阳能总辐射量最高区域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县已完成风电装机并网233万千瓦 ,建成光伏电站12万千瓦,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张北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投资拉动、新兴产业、资源环境和独特景观等方面的较大效益。
但由于受电网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电网建设滞后,装机容量急剧膨胀的风、光电面临着无法并入电网的尴尬局面,部分地区出现“弃风限电”和“风电晒太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网配套与项目建设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张北及周边县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特别风电项目装机规模扩张过快,平均每年以30%的增速发展。但坝上地区电网设施明显滞后,已经有大批已建成项目等待接入电网。未来仍旧有大批新能源项目待建,但电网接入能力已饱和,根本无法安排新项目接入,这样就直接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动工建设。二是风电输出通道建设滞后。风电的输出功率不稳定,具有间隙性特点,会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风电装机在某个地区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这些负面影响就会成为风电并网的制约因素。据统计,张北已投运的风电企业,因电网输出受限多数存在限电情况,风电平均限电达到30%以上,风电企业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三是风电上网电价偏高。风电场建设成本投资在7500—8500元/千瓦之间,造价要高出煤炭等常规能源发电,风电的利用小时数平均为2000小时左右,而常规能源发电场的年发电小时数约为5000~6000小时,高昂的造价和较低的机组利用率致使风电成本大大高于火电,目前风电上网电价(含成本、利润和税收)为每度电5毛多以上,而火电的上网电价则一般为每度电3毛多,风电上网电价相对较高。
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一是多方努力,争取电网配套。冀北电网公司从2013年开始启动了500千伏“三站四线”工程,旨在缓解坝上地区新能源送电压力,建议加快推动建设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和四条特高压线路,争取国家电网早日在张北启动“解放500千伏”变电站建设,缓解张北风电的输出压力,推动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推进新能源“特区”建设,融入大电网。要抓住建设张家口坝上新能源“特区”的良好机遇,争取国家级风光热应用示范项目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并立项,引起高层的关注和重视,以新能源“特区”助推我县及周边地区的电网改善,逐步打通张北新能源电力输出通道。三是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建议加快调峰电源建设,深度挖掘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统筹新能源与其他电源发展,同时要研究压缩空气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大规模蓄能技术及应用,并加快智能电网、风电储存、逆变上网以及新材料在风电装备上的应用等技术的开发力度,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四是制定合理的价格补贴机制。建议对风电差价补贴实行按照风电发电量年度预算预拨办法。年初一次拨付风电企业,年终进行核算,多退少补,保证风电上网差别电价补贴及时到位,减轻风电企业的利息负担,降低风电价格成本。